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十三五”期間,一批大科學裝置相繼建成運行,正在有力支撐中國基礎研究,不斷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總臺央視記者 褚爾嘉:這里是FAST射電望遠鏡的總控室,相當于望遠鏡的大腦。FAST對宇宙中天體的跟蹤以及對不同天區的掃描等指令都會從這里發出,而監測到來自宇宙中的不同的數據信息也首先會在這里匯集。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于2016年9月整體竣工,在過去的四年里,FAST每天保持著高效運轉。科學家們利用它已經發現了224顆脈沖星。
FAST首席科學家 李菂:我們希望通過五到十年,對于天空的一個盲搜,它(FAST)應該能夠發現上千顆新的脈沖星。它應該是人類歷史上大規模中性氫巡天里頭,深度最深,也是分辨率最好的一個。
國之重器大科學裝置可以幫助科學家看到宇宙更深處,也可以探秘微觀物質世界。在廣東東莞,科學家們利用大科學裝置散裂中子源研制成功了我國首臺加速器硼中子俘獲治療實驗裝置,為我國醫療裝置國產化打下了基礎。在已經完成的四輪運行中,散列中子源進行了220多項用戶課題,產生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東莞分部主任 陳延偉:中國散裂中子源在“十三五”時期取得了豐碩成果,我們通過自主創新和集成創新,使我國在強流質子加速器、靶站、中子散射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重大跨越式進展,設備國產化率超過90%。
大科學裝置也正在助力我國的深海探索不斷突破。“十三五”期間,我國先后研制完成“深海勇士”號、“奮斗者號”大深度載人潛水器,“海翼”號滑翔機、“探索一號”、“探索二號”、“深海一號”潛水器母船等一批先進裝備。在剛剛完成海試的“探索二號”船上,這套潛水器布放回收系統尤其引人注意。
央視記者 鄭瑋瑋:載人潛水器布放回收系統中最具代表性的A形架和擺動懸架裝置,通過抗縱搖和抗橫搖的油缸裝置,減小潛水器在布放回收過程中的搖擺,實現了一套系統適用于兩種潛水器的回收布放。
中科院深海所科學技術處處長 向長生:“十三五”期間,我國對馬里亞納海溝進行了60次萬米無人探測,這種強度在國際上也是極其罕見的,使得我國能夠從多角度解析馬里亞納海溝深淵區,專屬性物理海洋和地球化學現象和成因機制,也使得我國深海科學研究進入萬米時代。
久久為功,從0到1的突破,大科學裝置重任在肩。“十三五”時期,我國先后建成了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穩態強磁場、中國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大科學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進行了多項國際前沿的高能物理實驗,上海光源已發展成為我國用戶最多的大科學裝置之一,運行線站累計為用戶提供實驗機時超過35萬小時。郭守敬望遠鏡開創了大規模的光譜巡天,成為目前世界上光譜獲取率最高的望遠鏡。
世界首個全超導托卡馬克EAST裝置實現了電子溫度1億度20秒高參數等離子體運行。大科學裝置正在成為原始創新策源地,科技創新制高點。同時,我國正在全方位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積極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等多個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并作出了重要貢獻。國之重器,必將不辱使命。